第十章 沟通不良,小心“后院起火”:家庭情商,影响家庭和平的根源-《高情商语言训练课》


    第(3/3)页

    估计可能从没听过这么粗鲁的话,那小男孩一扁嘴,“哇”地一声就大哭了起来。看到对方哭了,李翔翻了个大白眼,继续毫不客气地骂道:“就知道哭,哭什么啊,是男人就撸起袖子来跟老子打一架,我们用拳头说话!”

    听到这里,李翔的爸爸彻底怒了,直接冲过去一把揪住李翔的耳朵,骂骂咧咧地冲他吼道:“你这小兔崽子,怎么说话的啊!谁教你的?”

    看到爸爸怒气冲冲的样子,李翔不免有些心虚,但还是不服气地梗着脖子小声辩解道:“那还不是你教的呗……平时你说话可比我说的难听多了,凭什么你能说我不能说……爸爸真不讲理……”

    李翔爸爸顿时愣住了,再想想刚才自己骂儿子时候说的难听话,不免有些脸红,原来教会儿子污言秽语的,正是自己啊!

    孩子的学习能力是非常强的,他们会不自觉地模仿周围亲近的成年人去做一些事情,可以说,在孩子认识世界的过程中,父母的影响是非常巨大的,孩子最初的世界观、价值观等等,几乎都是通过父母在生活中的言行举止和为人处世一点点学习并塑造起来的。故而俗话说的“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来打地洞”一言也并不是完全没有道理,毕竟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家庭环境的影响确实不容小觑。

    怒火中烧的时候,说几句脏话确实能够有效帮助我们排解一些负面情绪,作为一个成年人,我们自然能分清楚,哪些话是可以在众人面前说的,哪些话是绝对不能在众人面前说的。而对于一个还没有完全自主意识的孩子来说,他们根本不懂得分辨这些。所以,假如我们在宣泄情绪、口不择言的时候,完全不避讳孩子,那么很容易就会让孩子形成乱说脏话的坏习惯。

    如果你不想你的孩子以后变成一个毫无礼貌、乱说脏话的人,那么就请为他提供一个文明有礼的语言环境,让他学会通过正确并且彬彬有礼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意见。另外,当你因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而在孩子面前口出污言秽语之后,一定要懂得低头道歉,你必须要让孩子明白,说脏话是不对的,是错误的行为,不该被提倡。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千万别用两面三刀的样子,毁了你在孩子心目中的形象。既然已经为人父母,那就应当承担起相应的责任,这种责任不仅仅包括把孩子养大,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教育和引导。你的一言一行,往往可能影响孩子长远的一生。

    别用讽刺扼杀孩子的自信

    讽刺是最伤人的一种语言,尤其是对处于成长期的孩子而言,这个时候的孩子还处于一种对自我进行探索和认知的阶段,周围的人对他的看法和评价是他认识自我,定位自我的一个重要参考。

    很多大人在生气或愤怒的时候,常常会使用一些带有侮辱性的嘲讽来排解自己的不良情绪,即便是一个成年人,在面对难听的嘲讽时,往往都很难以平常心泰然处之,更何况是年幼的孩子呢?然而,很多抚养者却都没有注意过这个问题,常常会习惯性地用一些充满讽刺的语言来和孩子交流,殊不知,你的一句无心之言,却可能成为扼杀孩子自信的凶器。

    某都市晚报上曾报道过这样一则新闻:

    一名年仅15岁的初三学生,因为一次模拟考试没考好,回家之后便闷闷不乐地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妈妈下班回家之后,看到了放在餐桌上的成绩单,顿时气不打一处来,冲着孩子就骂道:“你是猪吗?家教也给你请了,补习班也给你报了,才考这么点儿分数?你还好意思看电视?还不赶紧去读你的书,下次你要再给我考这样,看我怎么收拾你!”

    听到妈妈的谩骂,原本就情绪不稳定的孩子顿时失去了理智,哭着冲出家门,然后投河自尽了。妈妈怎么也没想到,就因为自己气头上的一句话,竟把孩子逼上了绝路,让他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

    相信这位妈妈在责骂自己的孩子时,即便说出的话不是那么好听,但怀抱的应该也是一种“恨铁不成钢”的心情。但偏偏她却忽略了孩子此时此刻的承受能力,让那句不经大脑的讽刺,成了压垮孩子内心的最后一根“稻草”。然而悲剧已然发生,即便再后悔,却也无法再挽回任何东西了。

    人是一种语言化的动物,对于人们而言,语言的影响绝对是不容小觑的,它可以直击人心,或给你灵魂的救赎,或在你的心口划下致命的伤痕。嘲讽的语言无疑是最为伤人的,它能直接粉碎别人的自信,伤害别人的自尊,这种伤害比拳头在身体上造成的伤害要更令人难以忍受。

    然而最可怕的是,人类攻击的本能却让很多人都热衷于用嘲讽的表达方式去攻击别人,或者调笑别人。

    比如有的人就特别喜欢在公共场合取笑别人,每每用嘲讽的方式将对方逼得退无可退时,便会兴奋不已,美其名曰“开玩笑”,而事实上除了他们自己之外,被“开玩笑”的人却往往笑不出来。

    嘲讽是一种可怕的语言暴力,它比就事论事的责骂要更让人难以忍受。就事论事的责骂固然严厉,但至少会让对方明白,是因为自己做错了某件具体的事情,所以才招致了怒火和批评。嘲讽则不然,它总能以偏概全地刺激别人的自尊心,让一个失误上升到有违尊严甚至人格的地步。

    比如当孩子考试没考好的时候,就事论事的责骂可能是:“你看看这几题,都是做过的题目,为什么还出错?说明你不认真,明明可以拿分却丢分,自己去好好反省反省。”责备主要围绕的是“这次考试”这件事。

    而如果是嘲讽,可能是:“你看看你考的什么分数?你还能做什么?猪都比你强!”很显然,这样的责备已经远远超出了“这次考试”这件事,甚至否定了孩子在其他方面的所有一切成绩。

    诚然,为人父母者,不可能真的这样嫌弃自己的孩子,即便说出口的嘲讽再难听,实际上也不过只是负面情绪的一种宣泄。可问题是,父母这样想,孩子却不能明白。对于孩子来说,那些直击心灵的刻薄话,每一句都是敲击在孩子心灵上的伤害。所以,面对你的孩子时,还是积点口德吧,别用嘲讽扼杀了孩子的自信,粉碎了孩子的自尊。

    鼓励,帮孩子摆脱懦弱的阴影

    交际这件事不仅仅存在于成年人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其实也是一种交际。父母与孩子本该是这个世界上最亲近的人,然而很多父母和孩子之间的关系却总是容易闹得非常僵,归根结底,还是在于双方都没有掌握到与彼此交际的正确方式和技巧。

    父母与孩子之间本就不会存在什么深仇大恨,造成隔阂与伤害的,是彼此不正确的交流方式。比如很多脾气暴躁的父母,因为恨铁不成钢,往往会在冲动之下对孩子说出伤人的话,甚至于在情绪激动时还会拳脚相向。而孩子呢,他们的社交模式实际上很大一部分都是通过模仿父母而学习来的,因此,不善于与孩子展开交际的父母,又怎么培养得出善于和父母交际的孩子呢?

    父母对待孩子的方式,与孩子的性格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关系。如果父母是强势的,具有攻击性的,那么往往容易让孩子养成懦弱的性格。因此,如果你想要让孩子摆脱懦弱的阴影,能够勇敢自信地抬起头面对生活,就得纠正你与孩子的交流方式,用温暖人心的鼓励帮助孩子重塑自信。

    李倩今年已经上初二了,但却依然还像个孩子一样,不管做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的,就连问个路都会紧张得语无伦次。

    有一次,学校举办艺术节,李倩班级打算表演的节目是全班大合唱,可是在临上台之前,李倩却紧张得哭了,怎么都不肯上台,最后还躲去了厕所。班主任在知道这件事之后觉得很奇怪,平时他只以为李倩就是害羞内向了一些,却没想到她会这样胆小。

    为了帮助李倩,班主任很快安排了一次家访,在和李倩的母亲接触后,班主任很快找到了问题的症结。

    李倩的母亲是个性格非常强势的人,在教育孩子时一直推崇“挫折教育”,但问题是,李倩从小性格就比较软弱内向,在母亲不遗余力的打压和管制下,不仅没能成长为母亲所期盼的坚强勇敢的模样,反而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缺乏自信。

    发现问题的症结之后,班主任建议李倩的母亲,不妨试着改变一下和李倩的交流方式,用鼓励来代替批评。

    虽然老师的建议和李倩母亲一直信奉的教育理念不太一样,但为了女儿,她决定还是试一试。之后,看到李倩做完作业,妈妈都会笑着夸奖她:“宝贝,今天效率真高,快来休息一下。”听到李倩洗澡的时候唱歌,也会赞美她:“这歌唱的不错,看来我女儿很有这方面的天赋啊,下次再给妈妈唱一首。”

    渐渐地,李倩母亲发现,原本总是畏畏缩缩的女儿似乎变得活泼了很多,脸上笑容多了,有客人到家里做客也会主动打招呼了。更重要的是,她能感觉到女儿和自己的关系亲近了很多。

    与不同的人交际要用不同的交际手段,教育不同的孩子也需要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对于活泼外向,容易骄傲自大的孩子,不时予以敲打可以让他学会谦虚;但对于本就柔弱内向的孩子,如果还是给予敲打,那么反而可能会让他变得越来越懦弱,越来越胆怯。就像李倩那样,她本身性格就不强,又是胆小害羞的人,她真正需要的是鼓励和赞扬,唯有鼓励和赞扬才能帮助她树立信心,摆脱懦弱的阴影。

    与成年人展开交际的时候,我们要明确对方的性格特点,投其所好,才能迅速建立和谐友好的关系。与孩子进行交际同样如此,每个孩子都有各自不同的性格特点,面对不同性格的孩子,与之展开交流的方式也应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