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海外分封-《大明福星》
第(3/3)页
毕竟紫银城府如今在朱高炽的掌控之下,让朱棣过去,也好团聚一下,再说朱棣跟他也算是老相识了,何况还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永乐大帝,于情于理,都得给他个好地方啊!
至于朱权跟朱植在那立了快碑,方世玉直接自动忽略了,这两货年纪还小,地方多的是。
毕竟南海的岛礁,岛屿,群岛,都在大明的中央控制下,才能更好的保证大明的水师战斗力。
“吕松往南,这里是二十的?”朱刚看着地图上的标注。
突然间,朱松开口道;“像是,这一些荒芜之地,你让我们去了,还不让当地人给吃了啊。”
确实,朱松说了一个让人担忧的问题
海外蛮夷不化之地,不服王化,真的去了,说不定还要打仗呢!
“这个,根本不用担心,朝廷会给予每位一百万贯宝钞的军费,帮助你们招募私兵,并且无偿赠与刀枪斧钺等器械。”
“当然,这些都不算什么,除了一百万贯宝钞的免费资助,和五千人的军费开支,如果要移居海外,军户肯定要拖家带口!朝廷也会供应粮食。”
“如果各位认为钱粮不够,朝廷也可以给诸位提供十年免息借款,每个人最多可以借一千万贯宝钞。”
“十年内还清!”
“另外,朝廷也会遣送工匠师傅,帮助各位建设,打造兵器,发展实力!保护自身!”
方世玉款款而谈,这些事情,在他这里,真的算不得什么大事情,只要能把这些藩王都送去他画好的地方。
他们想回来?估计他们这辈的人是回不来了。
毕竟,这种家庭聚会,不可能年年举行,终究还是通讯,交通的问题。
“另外,朝廷也会定期派遣官员,前往各位的藩地,对当地原住民进行开化,教育,传播天朝政治思想,理念,学习天朝文化,圣贤之道!”
方世玉笃定道。
派遣官员去各地藩王驻地,可以很好的对藩王的领地发展有一定的了解,大明体量够大,而这些藩王远在海外。
他们想要反攻大明,亦或是封锁大明,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毕竟大明不单单只有一条贸易线,哪怕南边通往西牛贺洲的航线被封锁,所有藩王联合一起对抗中央朝廷,大明还有东方的贸易线,从东瀛前往东胜神洲。
至于朱植的东瀛封地。
九州,四国,北海,这三块地方,都不在朱植的封地内,按照方世玉的心思,这三块地方,捏在大明中央朝廷手里
可以完美的压制整个东瀛地区,无论发生什么事情,这三个地方不丢,朱植一系就永远无法脱离中央朝廷自己单干。
这时,一名宫娥,端着茶水送了上来,逐一放在了方世玉和一众藩王的面前。
方世玉道:“慢慢说,不着急,时间还早着呢!”
喝了口茶,方世玉笑着道。
三日后。
众藩王同中央朝廷达成协议,按照方世玉划分的领地,稍稍进行了一些修改,交换,长达三日的家族谈判,以双赢的结局而告终。
......
乾清宫。
方世玉看着夏元吉道:“有什么事情,直接说吧!”
“殿下,泰安府那边来消息了,说是今年估计不能迁都。”夏元吉纠结道。
扭过头,方世玉道:“不能迁都了?为什么?”
“去岁泰安府连下暴雪三日之久,大雪覆盖,工程延误,今年估计还要下大雪,皇宫的大体虽然建设好了。”
“但还有许多隐性工程没有搞好,达到迁都标准,至少要等到明年夏天之后!”夏元吉躬身道。
“北方又下大雪了?”方世玉疑惑道。
夏元吉用力点了点头,笃定道:“不过大雪还是有季节性,不至于影响辽东和甘肃地区的粮产春播。”
“嗯,户部一定要抓严了,多和钦天监研究研究,北方的天气越来越冷,务必要保证京师搬到北方之后,辽东和西北的粮食,不能出现断层!”
“至于迁都,推一年就推一年吧!”方世玉摆了摆手,眼下迁都确实是大事,但也不必于急在一时。
夏元吉道:“对了,这是户部的公文,微臣计算过后,按照大明现有的情况来看,朝廷还可以印刷十五万万宝钞,流通市场,对二十多位藩王,借出去的宝钞!”
“共计两万万贯,赏赐是两千万贯,米粮赏赐是八百万石,共计总额两万万又八千三百七十万贯!”
“户部请旨印刷十万万贯宝钞,以补全市场!”
夏元吉躬身颔首,这个数据,是他成为户部尚书开始四个月的严密计算,通过金银汇率,粮食价格。
四个月的严密计算,通过金银汇率,粮食价格。
朝廷的金银储备,粮食储备,进行计算出来的结果。
方世玉点了点头道:“你办事,我放心,十万万贯的话,应该不够,先印刷十二万万,多出来的两万万,明年海贸的时候,送去海外!”
方世玉原本定的是今年要进行海贸,但因为藩王们要出海,总不能让他们自己拿着木板子,出去航海吧。
海贸的事情推迟到明年初春启航,一路上要经历多少国家地区已经不重要了,所有被直接封出去的藩王,带着人手,全部去海外。
夏元吉躬身道:“殿下,还有一件事。”
“什么事,说吧!”方世玉随意的摆了摆手,示意夏元吉直接说。
夏元吉道:“殿下,各级官吏空缺,地方官员空缺,还是早做打算吧。
“怎么?户部忙不过来了?”方世玉瞄了一眼,对夏元吉的话,他还是比较听信的,毕竟这夏元吉的理财能力,真的算是一把好手了。
最主要的是,这家伙能读懂方世玉的经济理念,甚至他自己理解的经济思想,已经将方世玉甩了八百条街。
“那倒没有,但其他部门要忙不过来了。”夏元吉脸尴尬的说着,这件事情,原本是不用他管的。
但六部尚书,只有他自己在京师,其他的各部都是侍郎代政,中枢官员空缺,地方官员更缺。
如果在不加紧动手处理,只怕要出现乱子。
一旦有人煽动造反,那可就是天大的事情了。
方世玉点了点头,平心静气道:“这件事情我知道了!”
方世玉从夹缝中取出一份名单道:“翰林院编修洪武书录的杨寓,这个人有些才学!”
“先调他去吏部任主事!”
方世玉心中颇为焦虑,开口道:“今年的恩科大试也不能停了,加快脚步,争取在年末之前,选出一些能做官的人尖子来!”
挥了挥手,方世玉示意夏元吉可以离开了,杀人的时候,方世玉就已经想过了,朝廷,地方,权力真空的问题。
奈何,科举取士,从院试,府试,殿试,至少要数个月的工夫,知道现在,也只是刚刚结束了府试,选出了进士及等到各地学子进入应天,至少要十一二月的事情了,若是加紧开科殿试,又会有学子在路上,无法赶至。
夏元吉离开了乾清宫后,方世玉心中忧虑,抿了抿唇,自言自语道;“这要怎么搞,殿试的话,我去点状元,特么的我又不是皇帝!”
眉心紧锁,方世玉迈步出了乾清宫,刚刚走出乾清宫,准备前往南宫的路上,徐增寿急急忙忙的赶到方世玉面前道:“殿下,可算是等到你了!”
“你一直在等我?等我做什么?”方世玉迟疑的看着徐增寿,这丫的进了皇宫,不去通报见驾,反倒在这里堵上了自己。
徐增寿道:“还不是货物闹的,我是来请命的!”
“请命?说明白点!”方世玉停下脚步,朱元璋铁定是不会见人的,而这个时候去找他,也只会是吃了一鼻子灰。
方世玉这刚刚接了兵权,朱元璋会见他就怪了。
徐增寿道:“朝廷不是要剿匪嘛。我熟悉啊,我可以去剿匪啊!”
“你去剿匪?”方世玉微微一愣,朝廷的剿匪都特么的停顿不前了,地方权力真空,官员短缺,政务堆积起来,根本没有人打理。
方世玉都急的火上房了,反倒徐增寿兴致勃勃的说自己要去剿匪。
“不就是地方官不足以补充了嘛,你完全可以让那些不想殿试的人,直接调任县城做官,然后靠着政绩和调任,将地方官搞定的。”
“更何况,地方官员也不是非要进士出身才行,县城的县令,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都绰绰有余!”
徐增寿直接开口说着,丝毫没有半点隐晦,更不存在什么藏着掖着的事情。
只是方世玉看着徐增寿,目光迟缓道:“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你让我去剿匪,我能帮你解决这个问题!”突然间,徐增寿口无遮拦的说着。
方世玉冷哼一声道:“你能找到那么多进士及第?同进士出身?进士及第一次科举南北加一起,才四五十人!”
方世玉一脸凝重的对徐增寿呵斥了一声,转身继续走着,而这一次,他的目的地却不是南宫,而是后宫。
徐增寿道:“那有什么的,这次犯案,没有杀的官员,都是罚俸,赔偿,草草了事,把这些人,全都调去地方任职,不就搞定了?”
“也是对他们的一种惩罚嘛!”
徐增寿追着方世玉,叽叽喳喳的说着道:“你让我去剿匪嘛,我保证,三年内,江南再无匪患,五年内,长江以南看不见土匪,十年内,北方再无匪患!”
“你?就你?”
方世玉嗤笑一声,摇了摇头道:“让你去赚钱还成,你能领兵打仗?”
“当然能了,剿匪嘛,多简单的事情,而且我还有个不成型的想法,土匪这个东西,不能单独靠剿灭!”
“朝廷杀的多了,剿匪工作到后边,就只能靠杀戮,这不是一件好事!”
“哦?徐四公子有什么高见?”方世玉走到凉亭中坐了下来,索性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人才也是急不得的。
至于地方的问题,朝廷还能弹压的住。
“简单啊,收编多方便,粗略估算,大明境内的各种匪患,至少有七八万壮士,把着七八万壮士全都收编了,朝廷又得十万能征善战的兵!”
“收编?”方世玉反问道:“你打算怎么收编?”
“先搞一个专门剿匪的部门,从应天府开始,一路剿匪,路壮大,直至全境的匪患不是死了,就是被收编为止!”
“为此我还给这个部队起了个名字!哎,你别走啊,大明武装剿匪部队,这么霸气的名字,你不要考虑考虑吗?”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