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二章 客人的礼物-《极赋》
第(2/3)页
元正看向了下面那一位,柔声喊道:“不知道先生来我到这里,所为何事。”
老人家抬起头,露出了一张柔和的脸庞,眸子一黑一白,可流露出来的气息,颇为的祥和,身后,漫天的书卷飞扬而起,形成一片书海异象,隐隐约约,有朗朗读书声响起。
老人家说道:“老朽来到这里,并无要事,只是想要讨一杯水喝。”
元正眉头微皱,这等架势摆出来之后,元正也知道眼前的这一位到底是谁了。
对师兄苏仪吩咐道:“着花椒茴香,准备饭食。”
苏仪嗯了一声,苏仪也知道城墙之下的那一位是谁了。
元正纵跃而下,大袖一挥,一张桌子便摆放在了跟前,元正和这位老人家相隔对坐,桌子上有着一大碗好茶,乃是苏仪从秦岭深处采摘的芽尖,喝起来格外的提神醒脑,开阔神思。
茶香飘荡开来,在整个人间飘荡开来。
元正柔声说道:“圣人到访,在下有失远迎,还希望圣人恕罪。”
儒家初代圣人,麾下桃李成溪,学子无数。
曾经创造了学问,给这个天地制定了规矩。
天地君亲师,便出自这一位的手笔。
儒家圣人开口道:“我来这里,就是想要讨一杯水喝,绝无问罪之意。”
儒家圣人来了这里,亲自来了,不是问罪,但胜似问罪。
元正说道:“如此说来,圣人来到此地,是想要给无数的儒家子弟,讨一个说法?”
元正从建立云端之巅的开始,就不是那么的倚重儒家,甚至多有打压之意,大量的运用其余的诸子百家,反正儒家的地位,在云端之巅这里,可以说是一落千丈。
别的不说,元正就是不喜欢所谓的天地君亲师。
侠以武犯禁的事情,倒是没有多少,不过儒以文乱法的事情,倒是常有发生。
大争之世,儒家已死。
近乎所有的读书人,只是在乎自己的功名利禄如何,前程如何,从来没有想过,为万世开太平。
儒家圣人说道:“讨一个说法倒也不至于,我就是想问问阁下,什么叫做规矩。”
元正皱眉。
他感受到了一股强大的压迫之力,这一股压迫之力,纵然体内有三条壮硕的龙脉,纵然腰间有木剑开花和凶剑平天覆海,似乎都抵挡不住这一股压迫之力。
沉声应道:“先生的这一股压迫之力,便是规矩,让人动弹不得,只能安安静静的听先生说话。”
不知多少年了,无数人,都把规矩和教养给混为一谈,然后规矩和教养一直都是浑浑噩噩,再也不分彼此。
儒家圣人道:“如此,阁下真的要打算,遏制儒家,让天底下的读书人,无法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元正道:“自古以来,儒家居庙堂之高,曾有一位雄才伟略的皇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确是给这个天地制定了规矩,却也给人心上了枷锁。”
“儒家以前,王朝长寿,儒家以后,天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
“不知多少读书人,自命清高,想要为万世开太平,可走到巅峰之后,心中只有自己的功名利禄,只有自己死后的名声,何曾考虑过老百姓的真实想法。”
“又什么时候在意过,先生的教诲。”
“儒家的规矩,依我看来,不过就是政客手中的利刃而已。”
“你是凶器,你的规矩是凶器,你的门徒,亦是凶器。”
当一个人,无论是好人亦或是坏人,当他有了一定的学问,一定的本事之后,好坏已经不再重要了,他始终可以成为凶器。
有本事的人,没有好坏之分。
儒家圣人沉默不语,自古以来,儒家居庙堂之高,也的确出现了那么几个名垂千古的大贤。
可大多数人读书,就是为了改变自己的命运,走向仕途,成就自己的功名利禄,和儒家初代圣人的教诲,已经开始渐行渐远了。
儒家圣人说道:“我儒家,可曾亏待过这个世界。”
元正仔细一想,儒家还真的没有亏待过这个世界。
可是,原本可以忍受黑暗,直到看见光明……
世上,不知多少人,在光明和黑暗的交界地,生死不得,痛快不得,便是强装潇洒,背后也是负债累累。
元正道:“着实没有,可换言之,若是其余的门庭大家,站在了和你儒家同样的高度上,兴许,也不会亏待这个世界,甚至,他们也许会比儒家更加的优秀,可惜,他们一直都没有站在巅峰的机会,只能在暗夜里,看着小丑,在殿堂之上,张牙舞爪。”
儒家圣人说道:“阁下既然认可儒家,却又打压儒家,不知是何居心。”
圣人一怒,伏尸百万,儒家圣人一怒,不知天下多少读书人,会投笔从戎,形成一道元正无法抗击的时代洪流,令其人皇之路,横生枝节。
这是一股无法忽视的力量。
儒家圣人也真的让元正忌惮的实力。
元正却微笑道:“就像是山中的树木,若是不把遮天蔽日的老树砍下来,下面的那些小树苗,又能如何的生长起来,我虽然不喜欢儒家,但我也承认,儒家对这个世界的贡献。”
“故此,也没有打压,只是我这里,不太会向儒家开放太多的龙门。”
“这一点,先生可曾看在眼里。”
儒家圣人说道:“阁下往后成为人皇之后,将会如何治理天下。”
元正道:“诸子百家,择优而取,出来的,定然都是一些好苗子,至于教派之争,那是千古以来存在的问题,我无法干涉,就如同当下这个时代,尔等的三教之争。”
曾经的元正,非常的喜欢道家,可是喜欢归喜欢,后来想想,元正身为人主,不得倾向于任何一个教派。
否则带来的,就是无穷的灾祸。
当年那个独尊儒术的男人,也给后世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百无一用是书生这话也不是说说而已的。
因为书生,真的只有自己的人生理想,大多数,都没有海纳百川,无为而治的胸襟。
舍得,出自于道家。
规矩,出自于儒家。
第(2/3)页